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推动新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科学指南。学习好、把握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提升干部素养、提高师生思想认识、指导高校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期,我们将回顾《人民日报》理论部张首映主任来永利官网作的专题报告,以系列讲话精神学习重点为指引,结合各界对总书记讲话精神的解读,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和践行。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重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讲话,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入阐释了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
1. 认真学习系列讲话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特就特在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上。深化对中国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党史的认识,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要以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2. 认真学习系列讲话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中国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历史担当,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共识,成为激励全体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和高昂旋律。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同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相通,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必须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3. 认真学习系列讲话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发展动力和创造活力。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注重统筹协调,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决不能偏离这个方向。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凝聚改革共识,大胆探索实践,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
4. 认真学习系列讲话关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扎实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尊重经济规律,切实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坚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发挥好“两只手”的作用,既要通过市场机制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活力,也要善用政府手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全方位推进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力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5. 认真学习系列讲话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切实保障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6. 认真学习系列讲话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阵地意识,敢抓敢管,敢于亮剑,敢于站在风口浪尖上进行斗争。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各级党委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全党动手一起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7. 认真学习系列讲话关于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的重要论述,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中国将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要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完善外交总体布局,全方位推进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外交和各个领域外交工作,积极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按照亲、诚、惠、客的理念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贯彻正确义利观。中国决不会屈服于外来压力,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8. 认真学习系列讲话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切实提高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能力和水平。
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必须把从严治党体现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要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教育,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严明政治纪律,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建立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培养选拔更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坚持领导带头、自上而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建设。坚持为民务实清廉,贯彻整风精神,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还就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就贯彻“一国两制”、做好港澳台工作、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重要论述。
(文章来源:新华网时政频道)
强党强国强军的政治纲领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理论和方法
张首映
★为什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对政治问题作出明确的判断和肯定的结论,这是高举社会主义旗帜的重要宣言,是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遵循,是强党强国强军、治党治国治军的政治纲领,对全党统一认识和行动,不断开创新局面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于政治纲领的概念具体有两种解释:一是被人们熟知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二是“五个基本”(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中的统领部分。政治纲领应解决四方面问题:回答根本问题、解答重大问题、展示战略策略、具有鲜明的认识论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是统领各方面的总纲和总要求,也是指导全党、全国、全军当前和今后工作的科学引导。该战略思想也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加新的内涵。我们不仅要学习好、宣传好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也要逐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构想、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为国家、为人民、为学校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如何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精髓,从而做到强党、强国、强军?
一是根强,即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强起来,要分别从根本道路、根本理论、根本制度、根本方法四方面强起来。根本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博采众长,树立理论自信。在根本制度上强起来,不仅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充分认识该制度的优越性,坚持有效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高效的执政团队等。根本方法则强调坚持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
二是体强,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强起来,应着重落实强党、强国、强军的政治纲领,并积极推动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强起来。我们的党、国家、人民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更接近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但我们仍要认清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强党、强国、强军势在必行。
三是论强,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强起来,将坚持和发展有机统一,将战略思维、哲学思辨、历史洞察和国际观照有机统一,将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机统一。
四是将思想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在贯彻落实上强起来,要做到内化于心、增强定力,外化于行、凝聚力量,营造环境、化成现实。
(作者系人民日报社理论部主任,整理:王邴辉)
习近平讲话引用的古典名句
治理篇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2014年4月1日)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4日)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月7日)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新华社2013年12月31日电)
官德篇
安天下,必先正其身。
——习近平《摆脱贫困·廉政建设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习近平《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习近平《之江新语·不兴伪事兴务实》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2014年1月14日)
民本篇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月7日)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习近平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上的讲话(2014年1月20日)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6日)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习近平《之江新语·为民办实事成于务实》
为学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年3月1日)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4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年3月1日)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6月28日)
修身篇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6月28日)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习近平《之江新语·追求“慎独”的高境界》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的讲话(2014年5月4日)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习近平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上的讲话(2014年1月20日)
习近平战略思想系列解读
就任总书记以来,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高瞻远瞩,内涵深刻。《人民论坛》杂志推出“习近平治党战略思想”、“习近平改革战略思想”、“习近平经济战略思想”、“习近平外交战略思想”系列专题,约请权威专家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战略思想进行深入梳理、学习和研究。本文选取了相关领域专家对习近平总书记战略思想的解读,以引领广大师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总书记讲话的重要精神实质。
治党战略
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党的建设思想战略目标明确,战略使命清晰,战略布局系统,从“严”、治本、重视制度建设与强调党章意识是其重要特征。
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治党特别重视从信仰信念和价值追求抓起,在强调制度建设的同时,把精神大厦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一点既反映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更反映于其一系列讲话中。
四川大学教授罗中枢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以票取人”、“不简单以GDP论英雄”的用人导向,这就要求既要解决干部工作中民主不够的问题,更要解决干部工作中科学不够、民主质量不高的问题,坚决纠正唯票取人、唯分取人等现象。
北京大学教授姜明安指出,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建设,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有计划有步骤地统筹推进党内法规制定工作,加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在法治思维的主导下,党的制度建设迈向了法治政党的新阶段。
改革战略
任总书记以来,习近平就改革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反复强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面对错综复杂的改革难题,习近平多次指出,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如何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强调,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唐任伍将习近平总书记改革战略思想归纳为:一个起点——问题导向;一个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总目标——实现“中国梦”;一个重点——经济体制改革;两个路径选择基本点——立足国情与吸取人类先进经验相结合;路径选择三个特色——自主性、首创性、先进性;策略选择——正确处理五大关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六大改革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陶文昭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改革的历程中,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表现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这些世界观和方法论内在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构成了完整、科学的改革方法。
经济战略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程恩富概括了“习近平十大经济战略思想”,分别从中国梦、稳中求进、民生导向、公有制主体、双重调节作用、自主开放、城乡一体化、科技创新驱动、文化产业事业、总体局部结合十个方面展开论述。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教授顾海良指出,习近平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思考的凝结,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集中体现,也写就了邓小平当年所评价的政治经济学“初稿”的新篇章;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从“问题意识”到“问题倒逼”,既是解决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科学方法,也是中国经济改革的路径,同时也彰显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特色。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县、地、省、中央的工作经历,使他对县域经济、市域经济、省域经济及国家经济有充分的了解,对微观经济、中观经济、宏观经济也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经济战略思想根植于中国的实际,是多年积累形成的,并一以贯之不断丰富发展,体现深刻的战略新意。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赵振华提出,习近平经济战略思想可以从战略部署、方针政策和理念突破三个层次理解。改革、转型、创新、民生和开放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五个支点,缺一不可,相互联系而非彼此孤立,并行不悖而非有先后次序。总书记在谈经济工作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战略上是坚定大胆,战术上是做细做实。
外交战略
专家们从习近平外交战略布局和风格特征、战略理念、新型大国关系、周边关系、军事与安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解读梳理。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马振岗指出,习近平主席外交活动始终围绕为实现民族振兴中国梦争取有利条件的核心,全面铺开、凸显重点,点面结合、精心设计,主动开拓、讲究实效,展现了昭示中国作为新兴大国的外交特色。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指出,在习近平就任新一届国家主席一年的时间里,其外交理念充分因应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显示了全球布局的大视野、大手笔,以主动进取、积极作为、高潮迭起的外交行动绘制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壮阔蓝图。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叶自成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构想来源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学习和提炼,中国没有实施追求霸权行为的基因,却有化解“修昔底德陷阱”的和平相处、同舟共济、见利思义、以民为本的文化基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与周边邻国构建的命运共同体靠的不是制度建设,而是共生的理念、共利的关系,这种共同体脱不开历史的积淀,既体现于现实之上,也存在于过程之中。
(摘自《人民论坛》,整理:尧月)